1993年2月至1999年9月,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參與創辦《夕陽紅》欄目,任制片人、導演;
1999年9月至2001年3月,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任《當代教育》欄目主編;
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任《魅力12》欄目制片人、總導演;
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任制片人、導演;
1990年,曾參加中央電視臺“第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得通俗唱法第三名,先后在中央電視臺錄制電視講座《通俗歌曲演唱技法》50集,獲第二屆全國電視教育節目評比一等獎,擔任撰稿、主持、主講,出版兩部約60萬字的同名著作;
1993年,參與創辦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任制片人導演;
2000年至2002年,主持策劃的第一、第二屆全國老年合唱大賽以及開幕式、閉幕式、頒獎晚會,參加人數2萬余人;
2001年,參與策劃中央電視臺第10頻道《科學·教育》頻道,并擔任《當代教育》欄目主編;
2002年,調入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創辦《魅力12》欄目,擔任制片人、總導演?!恩攘?2》欄目曾獲第17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欄目最高獎"優秀欄目獎";
2003年,策劃2003西部頻道春節文藝晚會《魅力西部》,擔任總導演。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獲第17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二等獎" ;
2004年,主持策劃實施了中央電視臺首屆"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任制片人、總導演,這是建國55年以來第一次全國范圍的大型電視民歌賽事。節目播出后,中國文化報、中國文藝報、中國民族報、南方周末、當代電視等國內主流報刊和雜志幾乎都用了整版的篇幅盛贊此次大賽,認為大賽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拯救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在第18屆電視文藝星光獎上榮獲二等獎;
2008年,榮獲“奧運會先進個人”獎;
2010年,第四屆“北京民辦教育園丁獎”評選獲得北京民辦優秀校長;并連續六年獲得“北京市民辦教育園丁獎優秀校長獎”;
2018年,由李罡院長親自擔任導演、編劇和作曲的大型原創歷史傳奇音樂劇《天地運河情》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和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雙項支持,入選中宣部學習強國;
2019年,獲得建國70周年“先進個人”獎;
2021年3月,由李罡作詞、作曲的《十四億掌聲》《冬奧 我們走近你》榮獲“北京2022年冬奧會優秀音樂作品”;
曾發表專著、主編及參編著作數十部,如《通俗歌曲演唱技法》(時代文藝出版社)、《中國流行音樂史》、《流行演唱分級訓練教材》、《國際音樂商務》(中國文聯出版社)等。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學術論文《中國原生民歌的電視傳播》(當代電視)、《民間文化的發展與重塑》(電視研究)、《大眾化教育時代的藝術教育》(中國教育出版報社)等在核心期刊發表.
曾經主演過話劇《日出》中的李石清、《最后一幕》中的蘇力、《唐太宗與魏征》中的魏征、《高山下的花環》中的趙蒙生、電視劇《五個半月的廠長》等角色。
二、戲劇導演:曾執導過《雷雨》、《秋海棠》、《一仆二主》等中外名劇。
三、歌唱演員:1990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第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得通俗唱法第三名,先后在長春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錄制電視講座《通俗歌曲演唱技法》50集,擔任撰稿、主持、主講。同年,兩部約60余萬字的同名著作相繼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四、詞曲作品:
《媽媽的白發》張 也(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夕陽紅》1994年播出)
《從頭再來》群 星(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2000年播出)
《紅軍爺爺》陳倩倩(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情暖夕陽》晚會2001年播出)
《祖國不會忘記》童 聲(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世紀的金婚》晚會2000年播出)
《雨霖鈴》李 殊(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詞韻詩情》欄目1998年播出)
《何處望神州》付笛聲(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詞韻詩情》欄目1998年播出)
《人到老年》萬山紅(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情暖夕陽》晚會2002年播出)
《母 親》童聲(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相聚在重陽》晚會1994年播出)
《水調歌頭》李 殊(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詞韻詩情》1998年播出)
李光曦 張躍男(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世紀的金婚》晚會2000年播出)
《夕陽下,我們同行》王 霞(中央電視臺第1頻道《夕陽下,我們同行》晚會1999年播出)
1990年,與長春電視臺魏虹合作,拍攝30集電視系列節目《通俗歌曲演唱技法》,獲第二屆“光州杯”全國電視教育節目評比一等獎。從此涉足電視節目編輯、制作領域。
1992年借調到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教育節目部,與尹力同志合作20集電視教育節目《卡拉OK跟我唱》,獲第三屆全國電視教育節目評比二等獎 。
1993年借調到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節目制作部擔任編輯,為很多歌唱家擔任音樂制作人,為黃宏、宋丹丹、趙本山、潘長江的小品專輯擔任制作人。組織創作、制作了15首老年題材的音樂電視,其中毛阿敏演唱的《晚情》獲得1993年“全國音樂電視大賽”金獎;韓磊演唱的《九歌》獲得1993年“全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1993年調入教育節目部《夕陽紅》欄目,制作《夕陽紅》欄目開播特別節目,獲年度”“CCTV杯”。在以后的8年時間里,曾經為李谷一、毛阿敏、閆維文、劉斌、張也、董文華、韓磊等歌手拍攝數部音樂電視,先后擔任文藝節目、大型綜藝節目的導演、總導演、制片人,創作多部大型“重陽”、“春節”特別節目。執導過近100部音樂電視、專題片。2000年,拍攝40部集的室內情景喜劇《開心胡同》和《心理保健站》,擔任制片人、導演、作曲。
2000年至2002年,主持策劃的第一、第二屆全國老年合唱大賽以及開幕式、閉幕式、頒獎晚會,參加人數2萬余人。節目播出后,受到李嵐清副總理的關注,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2001年,參與策劃中央電視臺第10頻道《科學?教育》頻道,并擔任《當代教育》欄目主編。
2002年,調入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創辦《魅力12》欄目,擔任制片人、總導演?!恩攘?2》欄目曾獲第17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欄目最高獎“優秀欄目獎”。
2003年,策劃2003西部頻道春節文藝晚會《魅力西部》,擔任總導演。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獲第17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二等獎” 。
2004年,主持策劃實施了中央電視臺首屆“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任總導演,這是建國55年以來第一次全國范圍的大型電視民歌賽事。節目播出后,中國文化報、中國文藝報、中國民族報、南方周末、西部時報、當代電視等國內主流報刊和雜志幾乎都用了整版的篇幅盛贊此次大賽,認為大賽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拯救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癈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在第18屆電視文藝星光獎上好評如潮,獲二等獎。一等獎為“宋祖英維也納獨唱音樂會”。
1.第一個代表長春市參加“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獎的人
2.第一個在青歌賽上為長春市獲得“伯樂獎”的人
3.第一個為流行演唱命題著書的人
4.第一個通過在中央電視臺教授流行歌曲演唱技法的人
5.第一個將流行音樂教育引進大學課堂的人
6.第一個創辦流行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校的人
7.第一個在主流媒體上提出“原生態民歌”的人
8.第一個將“民間原生態歌舞文化”引入“央視春節晚會”的人
9.第一個將300名民間歌王請進中央電視臺的人
10.第一個主持策劃導演中央電視臺“西部民歌電視大賽”的人
11.第一個主持策劃導演中央電視臺“全國老年合唱大賽”的人
12.第一個在中央電視臺開辦“當代教育”欄目的人
13.第一個在中央電視臺開辦“魅力12” 欄目,并對“民歌”進行尋源的人
14.第一個在非黃金時段創下央視3套收視排名第一的人
15.第一個在同一時段創下央視15個頻道收視排名第一的人
16.第一個利用音樂電視(MTV)的形式拍攝“古典詩詞歌曲系列”的人
17.第一個利用音樂電視(MTV)的形式創作、拍攝“老年歌曲系列”,并在央視獲得金獎的人
18.第一個在中央電視臺推出歌手阿寶的人
19.第一個在中央電視臺推出董卿做主持的人
20.第一個培養并舉薦“蝌蚪合唱團”,在“第12屆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獲得金獎的人